中医怎么治疗失眠!

2017-08-08 21:25:20 来源:
分享:

失眠是常见疾病,表现为入眠困难,断断续续不联贯,而过早地醒来,醒后不能再继续睡,有睡眠不足,中医怎么治疗失眠,全身乏力,疲倦感觉,中医对失眠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失眠轻珍丸的使用,健康恢复。最近几年来中医学对失眠的辨证施治提出了1些新的思路。

失眠新思路

调理5脏

有学者认为失眠症主要表现于肝,波及5脏,统顾5脏实体病证。提倡“5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

调理情志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调理肝脾

此种中医理论认为致使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医治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调理肝脾。

遵照昼夜节律

人体的睡眠是1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类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守这1规律,中医学者提出了因时制宜的治疗失眠方案。

引火归根、心肾相交

这1中医理论认为失眠是火不归根引发的,医治方案终究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5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区分失眠

1.心脾两虚型不容易入睡,或睡中多梦,易醒,醒后再难以入睡,或兼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口淡无味,或食后腹胀,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缓弱。

2.阴虚火旺型心烦,中医怎么治疗失眠,失眠,中医怎么治疗失眠,入睡困难,同时兼有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或仅舌尖红,少苔,脉象细数。

3.心肾不交型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精神萎靡,忘记,腰膝酸软,女子月经不调。舌尖红,苔少,脉细数。

4.心虚胆怯型虚烦不得眠,入眠后又易惊醒,整天惕惕,心神不安,胆怯恐惧,遇事易惊;并有心悸、气短、自汗等症状。舌质正常或淡,脉弦细。

5.肝胆两虚型肝病日久,身体亏虚,中医怎么治疗失眠,虚烦而难以入睡或入眠后容易惊醒,整天惕惕,胆怯恐惧,遇事易惊,舌淡,脉细弦等。

分享: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