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友更容易低血糖 如何预防!

2017-05-09 07:17:17 来源:
分享:

在糖尿病的医治上有1对矛盾,即1方面强调要严格控制血糖,另外一方面又需常常提示患者注意防范低血糖。由于血糖控制不良可引发糖尿病并发症增多,而低血糖可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意识丧失和其他1系列严重的神经症状。这些表现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对健康的保护也10分不利。

老年糖尿病需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医治期间都有可能产生低血糖,并且低血糖的危险性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呈递增之势。也就是说,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在降糖治疗进程中产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程度多较为严重,易导致误诊或引发生命危险。

老年糖尿病患者产生低血糖,除与药物因素有关外,还与老年人的生理性能消退有关。老年人胰升血糖素、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素释放减少,这几种激素均为升血糖激素,其分泌量减少意味着对血糖的调理能力消弱。1旦因药物及其他因素引发低血糖反应,则很难及时产生应激反应,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产生多较为严重而且持久。

再有,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每一年降落1%,使得肾脏滤过功能逐渐降落,对药物和胰岛素的清除减慢。这样,1旦选药或用药剂量欠公道时,就容易引发药物和胰岛素的蓄积,使得药物作用延续时间延长,引发低血糖的风险相应增加。同时,老年糖友更容易低血糖 如何预防,老年人肝脏糖异生功能消弱,肝糖原生成及贮存量少,1旦产生低血糖则难以代偿,使低血糖程度加重。

老年糖友更容易低血糖老年糖友要如何预防低血糖预防低血糖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低血糖的早期表现多为意识混乱、行动异常、视力障碍及体温降落等,而后可转为木僵,昏睡或昏迷状态,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遭到侵害。1般来说,低血糖昏迷初期的中枢神经系统侵害是可逆的,治愈后无后遗症。但如果拖延下去则会发展成为不可逆侵害,引发残疾乃至危及生命。有关资料表明,如果低血糖反应延续时间超过6~12个小时,或昏迷时间超过3~6个小时,就有可能引发脑细胞的不可逆侵害。

因而可知,老年糖尿病患者务必警惕低血糖昏迷,积极防治低血糖反应,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1般逐日测血糖1~2次,但当血糖不稳定时,比较好过清晨起床后、3餐之前和睡前各测1次血糖。

2、适当放宽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老年糖友更容易低血糖 如何预防,如糖化血红蛋白可由6.5%放宽至7.0%以内,空腹血糖在7mmol/L以内,餐后1小时血糖在9mmol/L以内。

3、避免使用作用过强、过快的格列齐特,慎用长效的格列美脲及格列吡嗪,尽量使用作用温和、中效的格列喹酮等。比较好是与2甲双胍适用,以发挥协同作用,下降低血糖的产生概率。如果用胰岛素注射,比较好选用长效制剂。

4、做到生活规律,按时进餐,服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1定要及时进餐。

5、运动量应比较恒定,切莫随便增大运动量,并在外出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以作备用。

6、严格遵医嘱用药,切莫自行增加用药剂量。每次用药前要核对剂量,以防用药量过大。

7、1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饮用果汁、含糖饮料,再吃上1~2片面包或饼干。如果症状仍不减缓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不可延搁,以防产生严重低血糖昏迷。

分享: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