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的心律失常,这是1种正常现象,我们其实不用担心。但是长时间的心律失常就需要引发重视了,病理性的心律失常的临床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共同看1下。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1、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频率超过每分钟100次(成人)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的开始和终止时,心率的增快和减慢都是逐渐改变的,患者主要有心悸、不安等症状,检查发现心尖搏动增强,心音响亮。
2。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频率低于每分钟60次(成人)称为窦性心动过缓。1般无特殊症状,心率太慢可引发头昏、乏力、胸闷,乃至昏厥。严重时也可引发心力衰竭、心绞痛、低血压等。
3。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有显著的快慢不规则,称为窦性心律不齐,1般无任何症状,临床意义不大。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造成其起搏和(或)冲动传出障碍,引发1系列心律失常和临床表现。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从无症状到症状严重可长达5~10年或更长。临床表现为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特别是以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为主,如乏力、头昏、眼花、失眠、记忆力消弱、反应迟钝、易激动等,也可有心悸、胸闷、胸痛、夜尿多、食欲消退等,上述症状可延续存在,也可间歇发作。
3、过早搏动
由异位起搏点提早发出冲动,引发心脏提早搏动,称为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或期前收缩。根据过早搏动异位起搏点的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连接区性及室性3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房性次之,房室连接区性最少见。过早搏动每分钟超过5⑹次,称为频发过早搏动;心电图上偶见早搏,则称为偶发过早搏动;每隔1、2、3个正常搏动出现1次早搏者,称为2联律、3联律、4联律;每隔1个正常搏动而接连出现1次早搏的,称为成对出现的过早搏动;出现在两个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过早搏动,称为插入性或间位性过早搏动。部份病人可无症状,窦性心律失常有哪些表现,多数病人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窦性心律失常有哪些表现,部份病人感喉部牵动或伴发短阵咳嗽。频发早搏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可引发全身乏力、头晕、晕厥等。
4、阵发性心动过速
3个或3个以上连续产生的过早搏动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它的特点是阵发性,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心率快速而心律规则或较规则,心率在160⑵20次/分左右。发作经常有心悸、精神不安、恐惧、心前区不适及头颈部发胀、跳动感等。如发作时间较长,且心率在200次/分以上时,常可出现血压降落、乏力、头晕,乃至引发昏厥和心力衰竭。
5、心房纤维颤动
心房纤维颤动是仅次于过早搏动的常见的心律失常。心室率不快者,症状可不明显;心室率较快者,可有心悸、胸闷、气促、心前区不适、乏力、头晕等症状。检查时可有心音强弱不1,心跳节律不1,心跳次数与脉博次数不1。
6、心室颤动
心室各部份产生快速、微弱、无效而不调和的乱颤,称为心室颤动。可以使心室丧失排血功能,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
7、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进程产生障碍,使冲动部份地或全部不能通过。第1度多无自觉症状;第2度可有心悸、乏力、头晕等;第3度有头晕、乏力、胸闷、活动时气促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昏厥或心力衰竭。
相关新闻
上一页:消化不良可以吃什么水果
下一页:大叶性肺炎的症状都有哪些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