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6.11mmol/L。空腹血糖可反应胰岛功能,1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是临床上常常使用的1个指标。
但在平常生活中,有很多患者对“空腹”有诸多误解,有的认为空腹就是要饿肚子,饿得时间越长指标越准,也有的患者惧怕指标会高,在抽血的前1天晚上不吃或少吃,或拖延到第2天上午10点钟以后才去抽血。
其实,空腹其实不是要饿肚子,人的机体有强大的自我调理功能,当身体处在饥饿状态时,体内各项性能指标都会产生变化,这样收集到的血样标本就会失真,从数字上看结果可能“正常”,但背后可能掩盖患者真实的病情。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糖尿病患者空腹时间太长,血糖化验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
1是低于实际指标,容易被误认为血糖控制得很好;
2是有些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调理极为敏感,饥饿时间1长,会立即调动体内糖元以供急需,致使血糖水平反而比平时高出许多。
这两种假象都会影响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而误诊误治。更值得注意的是饿得时间太长,有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低血糖乃至昏厥而危及生命,空腹血糖检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何做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空腹血糖的前1天不要过分节食乃至不吃晚餐,虽然空腹时间超过12小时可能使测定的血糖值低1些,但其实不能反应真实的空腹血糖水平。
2、禁食时间内尽可能不要大量喝水,空腹血糖检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如口渴可少量饮用白开水,但不可多饮。喝水过量可以使血液稀释而干扰血糖的检测结果。
3、糖尿病患者检查空腹血糖前晚降糖药须照旧服用,检查当日须在抽血后服药。
4、测空腹血糖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过于剧烈的活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致使血糖升高。
5、当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时,需鉴别以下情况,并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血糖未控制好,全部夜间均处于高血糖状态;半夜产生低血糖致血糖反跳引发空腹血糖升高(称苏木杰效应):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清晨4⑸点钟由于生长激素分泌增多致使血糖上升(称拂晓现象)。
6、若测定空腹血糖有困难,可选择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因糖化血红蛋白不受时间、进食、活动和情绪等因素影响,可避免饥饿影响糖尿病筛查和检测结果,并能反应近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
空腹血糖是衡量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1。空腹血糖还可反应糖尿病患者前晚所用药物对全部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总之,不管体检时,还是糖尿病患者的平常复诊,都应做到禁食8小时后的早8点前进行血糖测定,以此得到准确的空腹血糖数据。
相关新闻
上一页:甲亢患者不能够吃什么呢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