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晨练是1种好习惯,但对有些人来讲,在寒冷的冬季晨练可能有潜伏的危害。
喜欢晨练的人常常天不亮就外出,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受寒冷刺激,容易感冒、胃痛、关节痛,乃至引发支气管炎、哮喘等病。加上寒冷会使血管快速收缩,造故意脑供血减少,从而增加了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血压不稳的老人风险更大。
锻炼1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即使不是在寒冷的天气里,盲目晨练也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最适合的晨练时间应当是9时以后,晨练不要空腹。锻炼结束后,应擦干身上的汗水,立即换上干爽衣服。也能够选择下午45点钟去公园锻炼,此时公园里的树木进行了1天光合作用,空气含氧量高,这类环境适合锻炼,健身操、太极拳、快走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
广东气温波动大冬季警惕疾病产生
冬季是心血管病的多发季节。每一年11月至来年3月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期。相对冬季酷寒但气温变化相对稳定的北方,广东时暖时寒,气温波动较大,对血管考验大,而年底亲友团圆多,生活节奏被打乱,加上心情激动,容易致使血汗管病发作。
“冬季有两个生活习惯对心脏不利。”广东省血汗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副主任谭宁主任医师强调,1是晨练。睡眠时人体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晨起突然大幅运动,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清晨室内外温差较大,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他主张,冬季不宜晨练,应等太阳出来后再去锻炼为好。
2是进补。广东素有冬至进补的习惯,但进补要根据个人体质。“冬季活动少,大量进补热性食品和滋补药酒,易造成血脂增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晨练的原则
因人而宜: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自然需要坚持的原则也不同。中老年人在选择锻炼方法和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据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态,对锻炼的爱好和原有基础、生活条件等情况来肯定。锻炼项目应使全身都得到活动,冬季盲目晨练刺激血管 老年人晨练注意哪些?,动作缓慢柔和,如慢跑、漫步、太极拳(剑)、门球等。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实事求是,切忌过大,以策安全。从主观感觉来说,合适的运动负荷应当是锻炼后睡眠正常、食欲良好、精神振奋、情绪愉快。
锲而不舍:任何科学的锻炼方法都不可能一挥而就,都需要1段时间的坚持。日本科学家曾视察到,让受试者每周3次进行步行锻炼,15周后最大摄氧量增大到12%。然后中断运动6个月,最大摄氧量恢复至和锻炼前类似。人的组织器官是“用进废退”的,坚持常常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肺活量加大,血汗管功能加强。如果长时间不锻炼,各器官系统的性能就会渐渐消退,体质也会逐渐衰弱下去。因此,坚持常常锻炼是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时间安排上可每天进行,也可每周很多于3~4次。
循序渐进:锻炼的效果是逐渐显现的,而我们也能够根据身体状态的变化及时调解锻炼方法。人体性能的提高有1个逐步适应与发展的规律。中老年人新陈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各器官系统性能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锻炼者对活动方法和运动负荷等,应逐步公道地提高要求,以取得更好的效果。1个没有锻炼基础的人,开始时应选择漫步、短距离慢跑或走跑交替等活动,然后再从时间、距离、强度上逐步提高。已有锻炼基础的人也要注意公道的运动负荷,逐步加大运动量和强度,冬季盲目晨练刺激血管 老年人晨练注意哪些?,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